
序号 | 项目 | 临床意义 |
1 | 一般检查 | 身高、体重、体重指数 、血压 |
2 | 内科 | 既往史、胸部、心脏(心率、心律、心音、心界)、肺部、腹部(肝、胆、脾、肾)、神经系统 |
3 | 外科 | 皮肤、甲状腺、浅表淋巴结、脊柱、四肢关节、直肠指诊、乳腺、前列腺、泌尿生殖等部位 |
4 | 眼科 | 视力、外眼、裂隙灯、眼底镜检查(瞳孔、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 |
5 | 静脉采血 | 用于实验室检查 |
6 | 血常规 | 内容: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19项 意义:此项检查结果的异常增高或降低,可能表示存在许多病,可以提供受检者总体健康状况的概览 |
7 | 血流变+血沉 | 内容: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切变率四项、粘度四项)、压积、血沉、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卡松粘度等 意义:定期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测,对预防或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8 | 空腹血糖 | 糖尿病最基本的检测指标 |
9 | 餐后2小时血糖 | 糖尿病最基本的检测指标 |
10 | 尿常规11项(含镜检) | 内容:尿液中PH、亚硝酸盐、蛋白质、尿比重、维生素C、隐血、葡萄糖、胆红素、尿胆原、酮体、白细胞、尿沉渣镜检。 意义:通过尿液分析,了解泌尿、循环、肝、胆、内分泌等系统疾病和状态 |
11 | 尿微量白蛋白 | 是糖尿病影响肾脏的早期症象,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进程以及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和减低死亡危险。 |
12 | β2-微球蛋白(β2-MG) | 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进程以及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和减低死亡危险。 |
13 | 肝功能5项 | 谷丙转氨酶(ALT):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 谷草转氨酶(AST):肝脏、肌肉及心肌损害时升高 总胆红素(T-BIL):高值时可能有肝胆或溶血性疾病 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DBIL、IBIL):高值时可能有肝胆系统疾病 |
14 | 血脂4项 | 总胆固醇(CHO):增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肾病综合症、原发性胆固醇血症、妊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甘油三脂(TG):增高可见于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饮食大量甘油三酯、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和胰腺炎等。伴以高总胆固醇、高LDL-C和低HDL-C等时,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高密度脂蛋白(HDL):是冠心病临床诊断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它的升高是临床冠心病保护因子之一。 低密度脂蛋白(LDL):被称为“坏的胆固醇”,超出正常范围会使心脏的危险性增加,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 |
15 | 肾功能3项 | 尿素氮(Urea):增高常见于肾脏疾病; 肌酐(Cre):增高见于各种肾病、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炎、肌肉损伤等 尿酸(UA):为体内核酸中嘌吟代谢的终末产物,增高见于痛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等。 |
16 | 胰岛素释放试验 | 糖尿病分型:1型释放曲线低平,2型释放曲线高峰后移 |
17 | 糖化血红蛋白 | 反映病人2-3个月内平均血糖的水平,用于糖尿病疗效观察。 |
18 | 胸部正位片(不出片) | 内容:心、肺、膈、纵隔 意义:常用于检查肺炎、肿瘤、骨折、气胸、肺心病、心脏病等 |
19 | 腹部彩超 | 内容:肝脏、胆囊、双肾、脾脏、胰脏 意义:对人体内脏器官(肝、胆、脾、胰、肾)和各种病变(如肿瘤、结石、积水等)提供高清晰度的动态超声断层图像诊断 |
20 | 心电图 | 12导联,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 |
21 | 汇总分析 | 对各项检查结果汇总分析,给予健康干预和指导 |
22 | 检后服务 | 营养早餐和健康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