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项目 | 临床意义 |
1 | 一般检查 | 用于诊断高血压、肥胖、消瘦等症,为分析健康风险提供基础数据。 |
2 | 内科 | 通过视、触、叩、听等检查方法了解心、肺与肝、胆、脾、肾等腹部器官的基本情况,发现健康风险因素,初步排除常见疾病。 |
3 | 外科 | 了解四肢关节、脊柱形态、活动以及甲状腺大小、形态是否有肿块及头颈部浅表淋巴结情况。发现健康风险因素,初步排除常见疾病。 |
4 | 妇科检查 | 通过诊查了解外阴、阴道、宫颈有无畸形,息肉、水肿、炎症、溃疡等。 |
5 | 白带常规 | 是否有细菌、霉菌、滴虫感染以及肿瘤等疾病风险因素的存在。 |
6 | 宫颈涂片 | 是否存在肿瘤疾病风险因素。 |
7 | 耳鼻喉科 | 了解耳、鼻、咽、喉、扁桃体等器官的健康状况。 |
8 | 眼科 | 了解眼睑、结膜、巩膜以及视力、色觉等健康状况。 |
9 | 口腔科 | 通过对牙齿、牙周和口腔黏膜的检查,发现口腔疾病和与之相关的全身性疾病的风险因素,同时提供口腔健康指导。 |
10 | 血常规 | 通过对血液流变的分析,了解血液在机体的流动速度和通过率,是早期筛查脑卒中、心肌缺血性疾病的非特异性方法。 |
11 | 尿常规 | 通过对尿液成分、酸碱度、比重的检测与分析,了解机体相关系统的健康状况。是肾或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细菌或病毒感染,肾、输尿管结石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同时对泌尿系统肿瘤的早期筛查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12 | 肝功八项 | 肝功能受损、闭塞性黄疸、急(慢)性肝炎、肝癌、肝硬化等肝脏病变可导致肝功检查异常。 |
13 | 乙肝两对半 | 结合肝功能检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乙型肝炎,同时可提示个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情况,为注射乙肝疫苗提供依据。 |
14 | 空腹血糖 | 空腹血糖为诊断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分泌功能,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 |
15 | 甲功三项 | 用于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 |
16 | 肾功三项 | 检查肾脏的代谢功能,早期发现与肾脏功能相关的疾病。 |
17 | 血脂四项 | 通过对血液脂类成分分析,了解机体脂类代谢以及相关内分泌系统的基础情况并提供对机体血脂干预的依据,达到早期预防脑卒中、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目的。 |
18 | 血液粘度 | 通过对血液流变的分析,了解血液在机体的流动速度和通过率,是早期筛查脑卒中、心肌缺血性疾病的非特异性方法。 |
19 | 艾滋病毒抗体测定 | 检测是否感染艾滋或用于艾滋病的初步诊断。 |
20 | 癌胚抗原定性 | 消化系统癌变早期的筛查方法之一,尤其是原发性结肠癌特异性较高。 |
21 | 甲胎蛋白定性 | 血清AFP检测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方法,常用于高发人群的筛查。 |
22 | EB病毒抗体 | 鼻炎癌早期筛查方法之一。 |
23 |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 | 用于子宫癌颈的筛查。 |
24 | BV细菌性阴道病诊断 | 检查阴道是否存在致病性细菌的感染。 |
25 | 淋球菌 | 检查阴道是否感染淋球菌病菌。 |
26 | 静态心电图 | 通过对心脏激动电活动的分析,了解心率、心律、传导以及心肌供血等生理与病理性情况。是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的重要诊断依据。 |
27 | 腹部超声 | 了解消化系统脏器的形态、大小、组织密度以及有否占位性病变、结石等存在以及原有疾病的发展与变化。 |
28 | 泌尿系统超声 | 了解泌尿系统脏器的形态、大小、组织密度以及有否占位性病变、结石等疾病的存在以及原有疾病的发展与变化。 |
29 | 甲状腺彩超 | 了解甲状腺形态、大小、肿块及占位性疾病的存在以及原有疾病的发展与变化。 |
30 | 子宫附件超声 | 检查生殖系统器官的形态、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以及原有疾病的发展与变化。 |
31 | 乳腺彩超 | 是筛查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及乳腺肿瘤早期病变和追踪乳腺肿块变化的最常用方法。 |
32 | X线胸透 | 了解胸廓形态,肺与气管、支气管的健康状况,以及心脏形态和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等情况。同时也用于肺部肿瘤的非特异性早期筛查。 |
33 | 颈椎正侧位 | 了解颈椎椎体,棘突等生理病理情况。是颈椎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
34 | 静脉采血 | 静脉采血 |
35 | 手机电子报告 | 手机电子报告 |
36 | 总检分析 | 总检分析 |
37 | 早餐 | 早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