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项目 | 临床意义 |
1 | 一般检查 | 测量身高、体重、血压 |
2 | 内科(女) | 心率、心律、心脏杂音、心界、肺脏、肝脏、脾脏、肾脏、肠鸣音、营养发育、神经系统、生理反射、运动功能、深浅感觉、病理反射。 |
3 | 外科(女) | 皮肤、甲状腺、乳房、脊柱、浅表淋巴结、肛门、直肠指诊、四肢关节等部位。 |
4 | 眼科一般检查 | 视力、辨色力、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瞳孔、 |
5 | 眼底镜检查 | 视网膜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的眼底改变、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神经萎缩、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等病变。 |
6 | 裂隙灯检查 | 细菌性角膜溃疡、病毒性角膜炎、角膜异物、虹膜结状体炎、白内障等 |
7 | 耳鼻喉科 | 听力 外耳 外耳道 鼓膜 鼻腔 鼻窦 咽 扁桃体 其他 |
8 | 肝功12项 | 谷丙转氨酶(ALT):是检查肝脏损害最灵敏的检查项目;谷草转氨酶(AST):肝脏、肌肉及心肌损害时升高;谷氨酰转肽酶(GGT):最常用于筛检肝脏机能障碍、肝硬化及酒精性肝损害;碱性磷酸酶(ALP):增高时多为肝胆、骨骼及甲状旁腺疾患;总胆红素:高值时可能有肝胆或溶血性疾病;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高值时可能有肝胆系统疾病。总蛋白(TPO):用于检查营养状态、肝、肾功能、合并感染症等;白蛋白(ALB):肝脏疾病、营养失调等情况时白蛋白会減少;球蛋白(GLO):在感染、肝病、肾病、自身免疫疾病时会发生增減; |
9 | 肾功能三项 | 尿素(Urea):是肾脏滤过代谢的最终产物,当肾功能损害时,体内代谢产物堆积,此时血清中之尿素氮数值升高。 肌酐(CR):检测肾脏的排泄功能。 尿酸(Ua):痛风、肾功下降、代谢综合征及尿酸类肾结石等,尿酸会偏高。 |
10 | 血脂六项 | 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APO-B) |
11 | 脂蛋白(a) | 脂蛋白(a)是一种特殊独立的血浆脂蛋白,增高可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大动脉瘤等;减低可见于肝脏疾病、酗酒、摄入某些等药物等。 |
12 | 空腹血糖 | 是筛查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 |
13 | 糖化血红蛋白(GHb) | 可反映检查前1—3个月的血糖水平,所以是糖尿病人的天气预报。 |
14 | 血常规(五分类) | 许多全身性疾病可以从该检查中发现早期迹象。例如,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性疾患,而贫血时表现为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偏低。 |
15 | 尿常规 | 该项检查是筛查泌尿系统疾病简单并且准确的方法,如糖尿病、肾炎等疾病也可在该项检查中出现异常改变 |
16 | 同型半胱氨酸 |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
17 | 经颅多普勒(TCD) | 利用超声原理来检查脑部血管的功能状态,具有安全、有效、无创伤性的特点,对诊断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畸形或栓塞等,对血管性头疼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判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8 | 超声骨密度 | 利用超声原理测量人骨中骨矿物质的含量指标,具有无辐射、快速、准确的特点。 |
19 | 解析心电图 | 利用图形描记与心脏跳动有关的电位变化,有助于判断是否有心律失常、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房或心室肥大、心肌炎、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及全身性疾病引起心脏病变。 |
20 | 动脉硬化检测 | 强调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整体干预血管病变才是降低各种心血管事件和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根本措施,因此,只有对血管病变进行早期检测、早期发现和合理干预才能有效地控制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仪器具有检测速度快、无创伤、操作简便、准确灵敏等特点。对老年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长期吸烟、缺乏运动、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头晕不适、活动后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及冠心病患者等,均是动脉硬化早期检测的适用范围。 |
21 | 胃功能三项 |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Ⅱ(PGⅡ)、PGⅠ/ PGⅡ:可以较准确地显示胃粘膜的症状和功能,是胃部疾病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及早期胃癌的重要筛查指标 |
22 | 碳14呼气试验 | 通过吹气了解胃内有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此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发病有密切关系。 |
23 | 颈椎侧位片 | 拍摄颈椎片是诊断颈椎退行性改变的可靠依据。如:诊断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形等。临床上表现为颈、肩部疼痛,头晕、肢体麻木、体位性眩晕等。 |
24 | 胸部正位片 | 摄片能将胸部透视所不能发现的病变及组织的微细结构完整的记录下来,如炎症、渗出、结核灶及占位性病变等。 |
25 | 颅脑CT | 用于诊断脑肿瘤、脑缺血、脑出血、脑萎缩及其它脑组织异常或异物。 |
26 | 颈动脉彩超 | 可以较准确地检测颈部血管的病变,确定狭窄程度。对于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等症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27 | 甲状腺彩超 | 应用超声技术检查甲状腺疾患,如:肿大、炎症、腺瘤及癌变等,简便快捷,准确性较高。 |
28 | 心脏彩超 | 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具有无创、无痛、安全方便、直观性强的特点,对瓣膜病诊断准确率较高, 对心肌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并发症及肺心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
29 | 乳腺彩超 | 彩色超声检查乳腺疾患准确率较高。临床上常用于对乳腺增生、囊肿、纤维瘤及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
30 | 肝胆脾胰双肾彩超 | 肝、胆、脾、胰、肾。主要检查部位包括:肝脏(含肝內胆管、肝门静脉)、胆囊(含胆总管)、肾脏、胰腺、脾脏。对人体内脏器官(肝、胆、脾、胰、肾)和各种病变(如肿瘤、结石、积水等)提供高清晰度的动态超声断层图像诊断。 |
31 | 输尿管膀胱彩超 | 主要通过对膀胱、输尿管的超声探查,以了解上述脏器的形态以及基本病变。 |
32 | 子宫附件彩超 | 可以清晰显示女性内生殖器的切面图象,现已成为妇科疾病的重要诊断技术之一。B超能够探查子宫、输卵管、卵巢等部位的病变。 |
33 | EB病毒早期抗原IgA抗体测定(EA-IgA) | EA-IgA 是EB病毒的早期抗原,鼻咽癌与EB病毒关系较密切 |
34 | 岩藻糖苷酶(AFU) | 可检测原发性肝癌、卵巢癌等. |
35 | 胃肝癌标识物(GPDA) | 检测胃癌的指标之一 |
36 | 甲胎蛋白定性(AFP) | 通过测定血清中的AFP值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肝癌的重要指标(筛查肝癌时最好配合腹部B超检查)。 |
37 | 癌胚抗原定性(CEA) | 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 |
38 | 癌抗原199(CA19-9) | 用于 胰腺癌、各种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的筛查,妇科肿瘤也有部分增高。 |
39 | 癌抗原125(CA125) | 是重要的卵巢癌肿瘤标志物。卵巢癌具有早期无明显症状、生长迅速,容易扩散的特点,往往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出现并发症时才被患者发现,但已属晚期。癌抗原125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40 | 癌抗原CA-724 | 用于肺、胃、胰腺、胆、结肠、乳腺及卵巢等恶性肿瘤筛查。 |
41 | 癌抗原153(CA15-3) | 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临床上将CA15-3测定作为原发性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 |
42 | 癌抗原50(CA50) | CA-50增高见于87%的胰腺癌,80%的胆(道)囊癌,73%的原发性肝癌,50%的卵巢癌,20%的结肠癌、乳腺癌、子宫癌等。动态观察其水平变化对癌肿疗效及预后判断、复发监测颇具价值。此外,CA-50对恶性胸、腹水有较高检出率,故其对鉴别良性和恶性胸、腹水有价值。在慢性肝病时,CA-50也可升高。 |
43 | 风湿三项定量 | 类风湿因子定量、抗'O'定量、C反应蛋白定量 |
44 | 甲状腺功能三项(T3,T4,TSH) |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 |
45 | 血流变 | 血液流变检测主要反映血液流动性、凝滞性和血液粘度的变化。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脑中风、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疾患的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