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项目 | 项目意义 |
1 | 营养早餐 | 面包、馒头、鸡蛋、豆浆、牛奶、稀饭 |
2 | 一般情况 | 测量身高、体重、血压 |
3 | 静脉采血 | 含一次性采血针、真空管 |
4 | 内科检查 | 通过望、触、叩、听等物理方法检查心、肺、肝、脾、肾及神经系统等脏器的基本情况,寻找疾病有关线索,初步排除常见疾病 |
5 | 外科检查 | 通过医生检查及物理方法了解相关脏器的基本情况,寻找疾病有关线索,初步排除常见外科疾病 |
6 | 眼科常规检查 | 包含眼科一般检查加裂隙灯检查、 泪器、眼底视力、辨色力、眼睑、结膜、泪器;通过裂隙灯、眼底镜检查瞳孔、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和眼底。 |
7 | 耳鼻喉科检查 | 检查有无中耳炎、鼻炎、鼻中隔偏曲、鼻咽癌、咽炎、声带疾病 |
8 | 口腔科检查 | 通过口腔医生检查可对龋齿、牙龈炎、牙周炎进行早期检查,同时提供口腔保健指导 |
9 | 心电图 | 利用图形描记与心脏跳动有关的电位变化,有助于判断是否有心律失常、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房或心室肥大、心肌炎、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及全身性疾病引起心脏病变 |
10 | 尿常规 | 该项检查是筛查泌尿系统疾病简单并且准确的方法,如糖尿病、肾炎等疾病也可在该项检查中出现异常改变 |
11 | 血常规五分类 | 许多全身性疾病可以从该检查中发现早期迹象。例如,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性疾患,而贫血时表现为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偏低。 |
12 | 便潜血免疫定量检测 | 免疫法便潜血在炎性肠道病、大肠腺瘤型息肉和大肠癌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大肠癌的诊断中比CEA、CA199具有更高的敏感度,是较好的大肠良恶性疾病筛查和诊断指标,通过定量便潜血检测可以提升内镜检查的有效性,此方法检测的阳性标本的肠镜符合率为90%以上。 |
13 | 血脂6项 | 总胆固醇(TCHO):血清中胆固醇(CHO)含量过高,易引起脂肪肝、动脉硬化、脑中风、胆结石等疾病 甘油三酯(TG):来自脂类及碳水化合物,当数值偏高,则易患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肥胖症、脂肪肝等疾病 高密度脂蛋白(HDL-C):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其血中含量低则易患血管硬化 低密度脂蛋白(LDL-G):血中含量低则易患血管硬化,是检测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 血清载脂蛋白B(Apo-B)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是构成血浆脂蛋白的重要组分,在血浆脂蛋白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该项检查有助于了解脂蛋白代谢的情况和判断相关的病变。 |
14 | 空腹血糖 | 检测血清中葡萄糖水平,筛查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 |
15 | 微量元素5项 | 铁(Fe)、镁(Mg)、铜(Cu)、钙(Ca)、锌(Zn)。 镁缺乏容易引起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等;锌缺乏容易引起食欲不振、味觉减退侏儒症等;铁缺乏容易引起贫血等;铜缺乏容易引起营养不良、脑障碍等;铅过多时容易引起智力低下、易激动、多动等。血钙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血钙降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
16 | 心肌酶4项 | 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 用于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脏疾患等的辅助诊断 |
17 | 血流变 | 血粘度检测 提示血液粘滞情况,为心肌梗死、高血脂、中风等疾病提供预报性资料 |
18 | 动脉硬化检测 | 强调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整体干预血管病变才是降低各种心血管事件和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根本措施,因此,只有对血管病变进行早期检测、早期发现和合理干预才能有效地控制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仪器具有检测速度快、无创伤、操作简便、准确灵敏等特点。对老年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长期吸烟、缺乏运动、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头晕不适、活动后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及冠心病患者等,均是动脉硬化早期检测的适用范围。 |
19 | 同型半胱氨酸 | 预测患心脏病或中风的危险,而且可以比基因更好地预测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 |
20 | 脂蛋白 | 通过冠心病危险因素监测,进行危险因素的干预治疗,尤其是进行有效的防治,对减少或控制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21 | 肝功12项 | 谷丙转氨酶(ALT):是检查肝脏损害最灵敏的检查项目; 谷草转氨酶(AST):肝脏、肌肉及心肌损害时升高; 谷氨酰转肽酶(GGT):最常用于筛检肝脏机能障碍、肝硬化及酒精性肝损害; 碱性磷酸酶(ALP):增高时多为肝胆、骨骼及甲状旁腺疾患; 总胆红素:高值时可能有肝胆或溶血性疾病; 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高值时可能有肝胆系统疾病; 总蛋白(TPO):用于检查营养状态、肝、肾功能、合并感染症等; 白蛋白(ALB):肝脏疾病、营养失调等情况时白蛋白会減少; 球蛋白(GLO):在感染、肝病、肾病、自身免疫疾病时会发生增減; 总胆汁酸: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肝病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22 | 肝硬度定量测量 | 适用于各种慢性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所导致的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的检查 |
23 | 尿素氮(BUN) | 是肾脏滤过代谢的最终产物,当肾功能损害时,体内代谢产物堆积,此时血清中之尿素氮数值升高。 |
24 | 肌酐(CR) | 检测肾脏的排泄功能。 |
25 | 尿酸(Ua) | 痛风、肾功下降、代谢综合征及尿酸类肾结石等,尿酸会偏高。 |
26 | 胱抑素C | 胱抑素 c仅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同源性标志物。早期肾功能病变时胱抑素C较血清肌酐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27 | 乙肝五项(酶免) |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检测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或是否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 |
28 | C14呼气试验 (有轻微辐射备孕及孕妇不可做) | 用于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癌前病变,14c-尿素呼气试验是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最可靠的方法。 |
29 | 胃泌素17 | 1、提示早期胃癌风险 2、反应胃酸水平高低(严格的互反馈机制) 3、判断胃分泌功能是否正常 4、判断胃黏膜萎缩的部位与程度 5、指导合理使用胃药(比如:PPI 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骨折、肠道感染、某种药物吸收困难等;非甾体抗炎药不合理使用造成,加重消化性溃疡等) 6、合理使用胃镜资源 7、胃相关疾病随访指标等 |
30 | 胸部正位DR | 纵隔、肺野、心影、胸膜、胸廓、肺门、膈肌 对支气管、两肺、心脏、胸廓、胸膜、纵隔及膈等部位病变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上的依据。 |
31 | 颈椎侧位片DR | 可通过观察颈椎曲度等改变,是诊断颈椎病变的常用诊断方法,DR片可使病变更明显,观测更清晰。 |
32 | 腹部彩超 | 肝、胆、脾、胰、双肾.检查诊断炎症、囊肿、肿瘤、结石、梗阻、血管瘤、肝硬化、脂肪肝、肾癌、游走肾、膀胱癌、膀胱畸形等,提供高清晰度的动态彩色超声断层图像诊断 |
33 | 泌尿彩超 | 主要通过对肾上腺、膀胱、输尿管的超声探查,以了解上述脏器的形态以及基本病变。 |
34 | 女性盆腔彩超 | 可以清晰显示女性内生殖器的切面图象,现已成为妇科疾病的重要诊断技术之一。 |
35 | 乳腺彩超 | 彩色超声检查乳腺疾患准确率较高。临床上常用于对乳腺增生、囊肿、纤维瘤及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
36 | 甲状腺彩超 | 应用超声技术检查甲状腺疾患,如:肿大、炎症、腺瘤及癌变等,简便快捷,准确性较高。 |
37 | 经颅多普勒 | 利用超声原理来检查脑部血管的功能状态,具有安全、有效、无创伤性的特点,对诊断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畸形或栓塞等,对血管性头疼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判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38 | 颈动脉彩超 | 可以较准确地检测颈部血管的病变,确定狭窄程度。对于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等症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39 | 心脏彩超 | 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具有无创、无痛、安全方便、直观性强的特点,对瓣膜病诊断准确率较高, 对心肌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并发症及肺心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
40 | 甲胎蛋白(AFP) |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 |
41 | 癌胚抗原(CEA) | 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CEA超过20 ng/ml时往往提示有消化道肿瘤,消化、生殖道肿瘤有诊断意义 |
42 | 癌抗原125 | 是重要的卵巢癌肿瘤标志物。卵巢癌具有早期无明显症状、生长迅速,容易扩散的特点,往往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出现并发症时才被患者发现,但已属晚期。癌抗原125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43 | 癌抗原19-9 | 用于 胰腺癌、各种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的筛查,妇科肿瘤也有部分增高。 |
44 | EB病毒EA抗体 | EA-IgA是EB病毒的早期抗原,阳性说明感染过EB病毒,鼻咽癌与EB病毒关系较密切 |
45 | 癌抗原153 | 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临床上将CA15-3测定作为原发性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 |
46 | 癌抗原242 | 是一种消化道广谱肿瘤标志物。 |
47 | 癌抗原72-4 | 用于肺、胃、胰腺、胆、结肠、乳腺及卵巢等恶性肿瘤筛查。 |
48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所特有的一种酸性蛋白酶,是小细胞肺癌(SCLC)最敏感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 |
49 | 肺细胞角蛋白21-1 | 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及肺鳞癌筛查,乳腺、膀胱、胆道及胰腺癌也有部分增高。 |
50 | 癌抗原50 | CA50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广谱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唾液酸酯和唾液酸糖蛋白,正常组织中一般不存在,当细胞恶变时,糖基化酶被激活,造成细胞表面糖基结构改变而成为CA50标志物,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血中皆可升高,如66.6%的肺癌、88.2%的肝癌、68.9%的胃癌、88.5%的卵巢或子宫颈癌、94.4%胰或胆管癌,其他如直肠癌、膀脏癌等皆有70%以上是升高的。主要用于胰腺癌、结肠/直肠癌、胃癌的辅助诊断,其中胰腺癌病人增高最明显。 |
51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 | 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促进性腺发育。可用于早期妊娠的诊断,也是绒毛膜上皮癌的一种标志物。 |
52 | 重大阳性跟踪 | 若发现重大阳性结果者,我司将按照重大阳性管理体制上报集团,并第一时间联系参检客人联系,并指导建议下一步的相关诊治 |
53 | 网上报告查询 | 提供网上报告在线查询,及时了解您的健康数据 |
54 | 电子健康档案 | 为您建立永久性健康档案,便于日后查询您的历年健康状况与慢病发展趋势,有助于风险因素评估与健康干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