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胆囊+脾脏+胰腺
肝胆脾胰超声检查属于无创检查,是利用声波成像的原理,对肝、胆、胰腺、脾等脏器进行探查,对人体没有损伤。
甲状腺及周围淋巴结
通过超声仪器更清晰地观察甲状腺的结构,是甲状腺疾病是首选和主要影像检查技术。
双侧颈动脉
通过观测颈动脉IMT厚度、动脉硬化斑块、血管内径及狭窄等,以及血流动力学信息,客观评估颈动脉是否存在病变。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病变,为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心脏
超声检查操作方便,可以实时动态显示心脏、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运动,还可对心功能和血流进行测量和分析,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首选和主要检查技术。
双侧肾上腺
超声检查通常作为肾上腺病变的初查方法,对肾上腺的大小改变及是否有肿块有辅助检查作用。
血常规(五分类)
通过检测血液细胞的计数及不同种类细胞、成分的分类来反映身体状况体检项目项目包含: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比值(LY%)、单核细胞比例(MONO%)、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淋巴细胞计数(LY)、单核细胞计数(MONO)、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例(P-LCR)。
生化全套(41项)
检查血生化指标,含肝肾功能、血脂、胰腺代谢、糖代谢、心功能、电解质、微量元素等项目。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分型
检查胃部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且可判别菌株类型,结合既往用药史或碳13检查指导用药。高毒株抗体阳性且无用药根治史者提示现症感染致病性强的螺杆菌,应考虑用药治疗。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或其他糖与血红蛋白的氨基发生非酶催化反应的产物,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可反映病人近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水溶性维生素B族8项
质谱法精准检测维生素B族8项,维B紊乱可致皮疹、皮炎、溃疡、嘴角开裂、舌炎、贫血、吸收障碍、胃肠疾病、肝硬化、周围神经病、疲劳、失眠、易怒、记忆困难、抑郁等。
脂溶性维生素ADEK6项
质谱法精准检测维生素6项水平,指导合理补充维生素。维生素ADEK紊乱可致脱发、毛囊角化、干皮病、夜盲症、角膜干燥症、贫血、骨质疏松、甲状腺疾病、代谢紊乱、不孕不育、流产、儿童营养不良、发育障碍等。
骨钙素N端肽
精准评估骨健康状况,比骨密度仪更灵敏,能更早发现早期骨质疏松,是预测脆性骨折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指针。
甲功5项(含抗体)
判断是否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测定
强直性脊柱炎的辅助诊断指标。(基因检测法)
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测定
地中海贫血即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因某个或多个珠蛋白基因异常引起一种或一种以上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缺乏,导致珠蛋白链比例失衡,引起正常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和过剩的珠蛋白肽链在红细胞内聚集形成不稳定产物。
叶酸相关MTHFR基因检测
提示H型高血压和脑卒中发生风险,指导预防和治疗策略。
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体内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是人体内的非必须氨基酸,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增加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血液流变学
血液粘度是血液流变特性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生理参数,它可以从整体水平了解诸多因素对血液粘度的综合影响。血液粘度的低与高代表血液运输的优与劣或血液供应的多与少。一旦粘度升高,血液流动减慢,大量脂质等易沉积在血管内膜上,使血管腔狭窄,甚至形成血栓,阻碍血液正常流动。
脂联素
脂联素(ADP) 是脂肪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
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
检测免疫功能,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疾病、病毒感染等)、分析病理机制,对观察疗效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EB病毒抗体
EB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此外EB病毒与鼻咽癌、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目前所测EB病毒抗体,主要有针对病毒的衣壳抗原、早期抗原和核抗原。
胸苷激酶(TK1)
胸苷激酶1是一种肿瘤标志物,临床用于肿瘤辅助诊断(普查)和肿瘤治疗监控。
肿瘤5项(男)
肿瘤5项:AFP、CEA、CA199、SCC、B2MG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2项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是一种存在于前列腺上皮细胞浆中并分泌至精液中的糖蛋白。正常生理条件下,前列腺组织可以对高水平的PSA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限制PSA在血清中的水平。一旦前列腺组织发生病变并破裂,大量的PSA就会从中外泄到血清中,提高了血清PSA水平。
血清蛋白电泳
辅助诊断多发性骨髓瘤、肝硬化、肝癌、肾病综合征、肾炎、感染性疾病以及各类炎症等。
睾酮
血浆睾酮的测定在临床上对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男子性功能障碍 、女子性征异常、 性早熟 、性幼稚等)有辅助诊断的作用。睾酮有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发育,刺激性欲,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维持前列腺和锦囊的功能。
肝炎系列8项(甲丙丁戊抗体)
检测是否感染甲丙丁戊肝炎病毒。
HIV抗体
检测HIV-1、HIV-2特异性抗体,用于艾滋病筛查。
血沉
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率,简称血沉。
风湿组套
风湿、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筛查。
ENA谱
风湿、类风湿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疾病,以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可表现为僵硬、疼痛、肿胀、活动不灵便,严重时可导致变形。除体格检查外,还要做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自身抗体等)等辅助诊断。
风湿4项
风湿4项:C反应蛋白、抗“O”、类风湿因子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一组(ANCA)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存在于血液中的一种自身抗体,是指与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胞浆中溶酶体酶发生反应的抗体,常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疾病缓解期滴度下降或消失。
免疫球蛋白+补体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存在于机体的血液、体液、外分泌液体中,在机体的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机体的感染、过敏都重要意义。
(大便)micRNA-92
大肠癌、息肉、腺瘤等早期无创筛查及大肠癌风险评估,准确性高。可居家采样、快递样本,避免肠镜检查的痛苦和风险,安全便利。如做肠镜则可不做此检查。
尿常规(含尿沉渣定量)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一般选择新鲜晨尿作为样本。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 酸碱度等。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尿肌酐增高常见于: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笥疾病,剧烈运动后等。尿肌酐降低常见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
尿碘
肾脏是碘的主要排泄器官,且碘90%经尿排出,10%经粪便排出。24小时尿碘排泄已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衡量碘总体水平的指标,且尿碘排泄基本恒定,排出量基本可以反应出它的摄入量。
胸部低剂量CT+薄层
胸部螺旋CT有助于活动器官(如:心脏)的成像,以及清晰展示微小病变。
颅脑平扫+MRA
利用MRA成像技术对头部进行检查,其中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一种无创伤性,不需用插管及对比造影剂的血管成像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心电图(多导联)
心电图检查通过体表电极将心脏生物电活动记录于心电图纸上。常用导联包括 6个肢体导联(Ⅰ、Ⅱ、Ⅲ、avR、avL、avF)及6个胸前导联,(V1、V2、V3、V4、V5、V6)。正常心电图形包括顺序出现的P、QRS、ST段及T波 ,以及各波形间的时间间期,如P-R间期 ,Q-T间期等。分析各波形出现的顺序及基线水平的变化可为诊断各种心脏疾病或全身疾病提供线索。
人体成分分析
人体成分分析测量时间快速,能测得您的众多身体成分数据, 评估身体健康状况。包括体重、肌肉量、体脂肪百分数、腰臀脂肪比率、内脏脂肪水平、细胞内水分、细胞外水分、蛋白质、无机盐等,具体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非接触眼压检查
眼压就是眼内容物对眼球壁施加的均衡压力,简称为眼压。正常范围内的眼压可以维持眼球的稳定,保持良好的眼睛光学质量和眼内正常代谢。眼压过高过低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损害眼的组织和视功能。
眼底照相(双眼)
眼底主要包括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黄斑区等结构。眼底发生病变时,上述相应的结构及其颜色发生相应的改变,眼底照相是把眼底的病变时当时病变的程度及范围记录下来。
无创血流动力学(心功能)检测
无创方法检测心排量、心肌收缩力等心功能指标、评估心功能状况,可早期发现心功能异常情况。对于心肌缺血、早期高血压、心功能损伤等疾病早筛及减少猝死风险、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人群的管理意义很大。
碳13呼气试验
尿素呼气试验是目前临床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其具有非侵入性、准确、特异、快捷等特点。被检测者口服核素(C13或C14)标记的尿素后,如果胃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就可将核素标记的尿素分解为核素标记的CO2,CO2弥散入血液后经肺脏呼出,通过收集检测呼气中核素标记的CO2,即可判断是否存幽门螺杆菌感染。
双光子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症和预测骨质疏松风险的最佳定量指标。
泌尿系(含前列腺)
超声通常作为泌尿系统等部位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技术,能够发现大多数疾病,如结石、肿块等,是健康体检的重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