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项目 | 临床意义 |
1 | 一般检查 | 身高、体重、血压及个人资料收集,了解基础信息。 |
2 | 健康咨询 | 有专科医师执行,藉由问诊及整体性观察的方式,并运用视、听、触、叩的技巧做初步的身体评估。 |
3 | 眼科 | 视力、色觉、裂隙灯检查及眼科医生咨询,了解有无屈光不正、结膜炎、翼状胬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等。 |
4 | CT肺部高分辨扫描(HRCT) | 排查早期肺癌和肺结核、以及其他肺部疾病。 |
5 | 心电图 | 常规心电图检查--十五导联,描记与心脏跳动有关的电位变化的图形,有助于判断是否有心律失常、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房或心室肥大、心肌炎、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及全身性疾病引起心脏病变。 |
6 | 电解质七项 | 测定钾、钠、氯、钙,二氧化碳结合力、镁、磷。了解电解质代谢情况。评价肾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甲状旁腺功能、阿狄森病等。 |
7 | 腹部彩超 | 通过超声检查肝脏、胆囊、肾脏、胰腺、脾脏等内脏器官的各种形态及回声改变,以及各脏器有无异常血流情况。 |
8 | 甲状腺彩超 | 对诊断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肿瘤等有较大价值。 |
9 | 颈动脉、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 颈动脉彩超检查可显示血管壁内中膜的厚度、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及狭窄程度,为临床预防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对脑卒中的防治有较大价值。 |
10 |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 是简便、无创、费用相对低廉的检查手段。显示心脏和大血管各部位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状态,直观和形象的显示心内血流的方向、速度、范围、有无血流紊乱及异常通路。对诊断和鉴别诊断风心病等瓣膜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病、心包炎等有帮助。 |
11 | 头部核磁+血管成像 | 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原理对头颈部进行各个层面扫描,发现脑肿瘤、了解脑血管病变的情况 |
12 | 血常规(五分类) | 诊断贫血、感染反应、凝血功能、白血病初筛等。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细胞百分比、嗜碱细胞百分比等24项 |
13 | 肝功能十四项 | 诊断阻塞性黄疸、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肿瘤、急慢性肝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障碍。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前白蛋白、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乳酸脱氢酶、胆碱酯酶、总胆汁酸等。 |
14 | 肾功能五项 | 检验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诊断肾衰竭、尿毒症、肾功能不全、痛风、肾炎。包括:尿素、肌酐、尿酸、胱抑素C、B2微球蛋白。 |
15 | 血糖 | 提示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某些内分泌病等。除糖尿病外还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生理性高血糖。降低见于饥饿、胰岛素分泌过多、药物副作用和严重肝病患者。 |
16 | 血脂七项 | 冠心病及冠心病保护因子和危险因子评价、肝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评价。包括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载脂蛋白AⅠ、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APOAI:APOB、同型半胱氨酸。 |
17 | 心肌酶谱常规 | 评价心脏功能,早期了解心肌受损情况。包括: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活性测定(CK-MB)、血清肌酸激酶测定(CK)、乳酸脱氢酶。 |
18 | 小瞳孔下眼底检查 | 详细检查视乳头、黄斑、眼底血管,检查动脉有无硬化,了解有无视网膜及青光眼等眼科疾病。 |
19 | 非接触眼压计法 | 用于测量眼内压力的高低,排除青光眼等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