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22项
血液细胞的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通过血常规化验数据,可以初步分析人体身体状况。
血糖
评价人体空腹糖代谢是否正常,是诊断代谢紊乱的最基础指标。
血脂四项(血清总胆固醇测定、血清甘油三酯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测定血清中的血脂含量,用于评定人体脂肪代谢及血脂代谢水平。
肝功十四项
可较好地了解肝脏功能状况。肝细胞损伤越大,ATL、AST就越高。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均可引起ATL、AST升高。
肾功三项(尿素、尿酸、肌酐)
用于肾功能评价,测定肾功能损害程度及估计预后。
心肌酶四项(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活性、乳酸脱氢酶LD、α-羟基丁酸脱氢酶)
主要存在于心肌、脑、肝、组织及骨骼;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害时肌酸激酶、尤其CK-MB升高,另外,重症肺炎、心衰、尿毒症、急性颅脑损伤等均可升高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生成多少与血糖的高低密切相关
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
对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有重要意义。也是细菌感染和严重组织损伤的一项诊断指标。
同型半胱氨酸
高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是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诊断H型高血压的主要临床指标。
甲功三项(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测定、甲状腺素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
用于甲状腺功能评价、甲状腺疾病诊断及治疗监测
尿常规11项
用于检查泌尿系统疾病,还可以协助其他系统疾病的鉴定
便常规
通过粪便的检验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
便隐血
检查粪便中隐藏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一项实验。这对检出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肠癌等是重要指标
甲胎蛋白测定
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癌胚抗原测定
癌胚抗原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虽然不能作为诊断某种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标,但在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等方面,仍有重要临床价值。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
血液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增多,可能是罹患癌病的征兆,但也有可能由前列腺老化肥大或发炎引起。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
筛查前列腺疾病的主要标志
糖类抗原199
在消化道肿瘤增高明显,主要见于胰腺癌,也可见于肝胆系肿瘤、食管、乳腺和卵巢癌。
糖类抗原242
鞘糖脂类肿瘤标志物之一。在消化道肿瘤增高明显,主要见于胰腺癌、结肠癌和肝胆系肿瘤、胃、乳腺和卵巢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NSE)
它被发现在与神经内分泌组织起源有关的肿瘤中,特别是小细胞肺癌(SCLC)中有过量的NSE表达
心电图
分析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诊断心脏疾病的依据。
胸部正位(不出片)
判断是否有炎症,结构是否有病变的初步诊断
颈椎侧位(不出片)
通过X线拍片检查,查看椎体有无变形、增生、退行性变等情况
腹部彩超
对腹部(肝、胆、脾、胰、双肾)的组织结构是否异常。
泌尿系彩超
检查出泌尿系统炎症、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等疾病。
前列腺彩超
前列腺大小、形态、结构等情况,判断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前列囊肿、前列腺脓肿、前列结核、前列腺结石等前列腺组织性病变。
颈动脉彩超
通过彩色超声仪器清晰地检测颈动脉结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态、范围、性质、动脉狭窄程度等;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病变,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是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的仪器
甲状腺彩超
通过彩色超声仪器清晰地观察甲状腺肿物结节、肿大、炎症等疾病
骨密度检测
通过骨密度仪检查骨质密度,早期发现骨量减少及估计骨质疏松的程度
经颅多普勒检查
对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动脉硬化检测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
一般检查
通过仪器测量人体身高、体重及血压,科学判断体重是否标准、血压是否正常。
内科检查
(心、肺、肝、脾、神经系统等) 通过物理检查,排除内科疾病或发现内科疾病的征兆
外科检查
(皮肤、脊柱、四肢、甲状腺) 通过触诊及物理检查,以了解外科系统的基本情况,初步排除外科常见疾病。
C14呼吸试验
阳性标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他与胃部炎症、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发生密切关联。